2009-05-26

糾結啊,又要開始糾結一部日劇了

半個多月的等待換來的是賞心悅目的好劇。
《Mr.Brain 》木村拓哉繼《華麗一族》之後的巨獻。
大製作,大卡司。
一看開頭就引人入勝,不到上班時間真滴捨不得離開要一氣呵成滴看完。

2009-05-22

天下网友赞玉娇

谁谓女子输儿郎,巴东侠女斗流氓。

白刃三寸寒光起,红颜一怒正气扬。

贫贱不移守贞洁,威武难屈抗暴强。

以一敌三拼玉碎,为民除害斩豺狼。

休道素手娇无力,莲步奋起势莫挡。

堪笑三名寻欢客,一死一逃并一伤。

自卫功成颜不改,徐徐致电告警方。

樱唇轻启道根由,坦然束手对公堂。

难得民女树正气,莫使民心悲且伤。

拭目且观法曹判,不信天道不昭彰。

笑看正义花落去,新衙只对百姓狂。

天若有情天亦泣,坐牢也要留名芳。

 

Pretty Flowers

剛睇完AI result show ,就是呢首歌touch me,especially the lyrics.
Pretty Flowers
Lyrics - Steve Martin

If I gave you pretty flowers
If I took you out to dinner
If we walked on by the river
Would you invite me in
 
 
If we sat down on the sofa
If I told you funny stories
If I moved a little closer
Would you put your hand in mine
 
 
If told you, you were lovely
If I put my around you
If I touched you on the shoulder
Would you rest your head on mine
 
 
If I took you out to dinner
If I moved a little closer
And I touched you on the shoulder would you make love to me
 
 
Oh my darling I have loved you since you took me out to dinner
Since we walked down by the river over 30 years ago
When you told me that you loved me I hadn't felt so lovely
Since the day I decided that I would marry you
 
 
Well I took you out to dinner
And I told you funny stories
And I moved a little closer
And you made love to me
 
 
If I gave you pretty flowers
If I took you out to dinner
If we walked down by the river la la la la la la la

2009-05-18

在炎熱的午後逛美術館係正經事

昨天路過得知在南湖廣場的美術館有個展覽開幕,今早看報得知系向个人致敬!首届新疆当代影像展 !Free,end on May 22.
So 趁著吃了午飯後的小空閒時間。踩著單車飛撲過去!

奈何肚子不爭氣,看了幾分鐘就要趕著回去解決一下內部問題。
這次的當代藝術影像展新疆本土藝術家的觀念攝影、影像 為主。
頗為震撼的系《1公裏》, 汪凌裸體在雪地上行走1公裏。
 
還要找個機會去仔細欣賞一下視像方面滴!

我们是怎么落到今天的地步的

我们是怎么落到今天的地步的
艾未未 
 
如此的傲慢,认为窃来的权力可以改变事实,改变他人的意志。如此的脆弱,认为一个不同的声音可能摧毁千军万马。

因为不相信当人们真正有权利投出自己的一票时,这一票还会写上他们的不光彩的名字。

他们已经对自己绝望到不希望人们的声音被听到,不让人们彼此听到、知道另一个和人们一样的存在。

你可以想但不能说,你的思想没有他人知道,痛苦和绝望就仅仅是属于你自己,就无法构成威胁。当然,你最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会更安全,更和谐。

这是可行的吗?当然。如果你无法改善自己的现实,就只能依靠毁坏别人的现实来维持平衡。如果我们不知道三鹿,不知道瓮安,陇南、西藏,北川,我们当然是可以平静许多。假如我们不了解世界,世界就要小许多。不知地球是圆的,我们就会对路途绝望。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光源,油灯就够亮了。我们不懂他们已经对自己绝望到不希望人们的声音被听到,不让人们彼此听到、知道另一个和人们一样的存在。

你可以想但不能说,你的思想没有他人知道,痛苦和绝望就仅仅是属于你自己,就无法构成威胁。当然,你最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会更安全,更和谐。

这是可行的吗?当然。如果你无法改善自己的现实,就只能依靠毁坏别人的现实来维持平衡。如果我们不知道三鹿,不知道瓮安,陇南、西藏,北川,我们当然是可以平静许多。假如我们不了解世界,世界就要小许多。不知地球是圆的,我们就会对路途绝望。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光源,油灯就够亮了。我们不懂得我们的权利,就会相信救星,死是理所应当,活着就要感恩,央视不是下流的,这一切都不是罪恶。如果我们知道了,就会想象世界还可以是另一个样子,不一定一定就是坏人才能得势。

想一想这一切你都不知道,剩下的世界就会是这样的,是他人愿意告诉你的样子。这样就是把你卖了,你也不会有痛苦,没准真还帮着点钱呢。你的无知你的沉默,已经构成了你生活安全的代价,构成了你可以存在的重要理由,这就是你成为你的共和国维持现状的成本,为了伟大慈祥的母亲,为什么不呢。

如果不能看到,听到,你压根就不知道。即使你知道了,不能说出,说出来你就会消失。痛苦,快乐,郁闷都不重要,没有分享没有同情,没有改变的愿望和可能,你只是一个绝对的承受者,一个优秀的现代奴隶。你都不会过问这是什么样的世界,这不就是你需要的吗。你能吃能喝,生儿育女,守法纳税。养着一群视你为屁民的人,他们的主要的工作是把你的财富贪污挥霍,同时对你们严加保密,用误导维持你的不幸。因为你的不幸就是他人的万幸,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你最好也不知道。

没有自己的声音,信息交流的自由,就没有人民或是工人阶级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的共同利益,没有你的存在。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社会变革,社会变革的第一步,就是重新获得言论自由的权力。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是黑的看不见底的,黑到哪儿哪看上去都是明亮的。

2009-05-17

日本女人雄踞中国男人第一异国结婚理想对象


看了这个题目或许很多女人都会说中国男人没出息,但调查数据摆在那里,在【你最青睐的异国结婚对象】的调查问卷中,日本女人迈开短短的罗圈腿甩开众多国家的女人大步流星的跑在了第一位。四个中国男人中就有一个希望娶个日本老婆。看到这中国女人先别大发雷霆,且看理由:除了贤惠、可爱这种大众观点,还有【为了报复】、【看了日本成人电影爱上日本女人】这种令人哭想不得的理由。相比之下中国女人的头号异国结婚对象首选欧美,原因大多是想要个欧美户口。而对于韩国男人的向往大部分是受韩剧的影响。可怜日本男人只被一个【没兴趣】打发了。看来,对待结婚这个问题上,指望男人女人想法一致简直比登天还难。

 

好男人 一半流氓一半绅士

好男人 一半流氓一半绅士

某女孩子现在向往这样"理想的男朋友":带着父亲般的温暖保护,以及儿子般的任性与调皮;表面上看有点坏,实质上是"伪坏"。

就像周杰伦,有才又有情,但是打扮(包装)成有点坏(酷)的样子;陆毅一直乖着好着,渐渐就被人淡忘了。
  
最有魅力的男人总是亦正亦邪的。有人甚至极端地认为,浪子回头,就是汉子"毕业"——他有坏的影子,但现在又是好的肉身。"当年勇"用来看,用来回想,好的拿来用,活在当下。

当然,如果要做有魅力的男人,务实的做法是,一天之内,要有前世今生的转换本领。 最私密的建议则是:上半夜坏,下半夜好,前戏霸道生猛,事后婉转温柔;最实用的建议是:路上坏坏的,不容易被扒手等坏人盯上,回家抱老婆疼小孩,甜到骨子里。从"流氓"到绅士迅速转变,几乎是通用法则。

有位护士曾告诉我,她见过一个"有史以来最有魅力的男人",每次都是他抱着儿子到医院排队打针,这个男人,健硕、脖子下挂着粗大的银饰,黝黑的手臂上还纹条青龙。但他在排队的时候,会给小儿子讲故事,满脸温柔。最后,这位见识无数男人屁股与血管的护士总结说:他的野性中带一种慈父的光辉,所以令人心仪。"坏男人"与"好父亲"的奇妙角色组合,让那个男人一下子变得丰富而有吸引力。

男人不要好到没有个性、没有锋芒,但更不能坏到六亲不认、七孔流血!最好的方法是好里透坏,坏里透好;形式上坏,实质上好;外表狂野,内心温柔。

具体到衣着打扮上:穿西装不扣扣子,更潇洒;上身赤裸,系条领带,挺有风度。如果你是白面书生,蓄一些胡须,可以画龙点睛;如果你长相粗犷,语气温柔些,则可以化险为夷……

不要走到绝,这似乎是歌颂中庸,其实不然。中庸是缺乏生气活力与魅力的,而亦正亦邪本身就是制造棱角,所以不会滑向中庸。

轻狂要趁早,扮酷趁年轻!

文 / 佚名

CHINA IS GETTING READY

Amnesty International: Wrestling

In the name of ensuring stability and harmony in the country dur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ntinues to detain and harass political activists, journalists, lawyers and human rights workers. Get involved: www.amnesty.sk

Advertising Agency: MUW Saatchi & Saatchi, Slovakia
Creative Director: Rasto Michalik
Art Director: Radim Blaho
Copywriters/Idea: Peter Izo, Matus Svirloch
Photographer: Miso Bak
Production Company: Hitchhiker
Published: September 2007

像水稻、麦子和草一样从地里长出来

像水稻、麦子和草一样从地里长出来

作者:连岳

近两次去广州,听到议论最多的就是南沙石化项目。虽然有压力,但是广州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再到官员和大学教授,不同意见的声音都在尽力表达,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声音许多还出现在本地媒体上——这是其他地方媒体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像北风这样的公民记者更是因此吃到了一点苦头,似乎工作也不保了。

正是因为这些努力,连香港民众都在关心这个项目,上个月在广州听到的声音已经很乐观了,所以12号看到路透新闻报道南沙石化将原址建设时还非常吃惊,感叹决策者的草率与蛮横,现在看来,是路透的误报,《财经》14号报道:因激烈的环保争议搁置近两年之后,中国最大的合资炼化项目——中科南沙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终将迁离广州南沙,成为继厦门PX项目迁址事件后,第二个因环保争议而改变投资地点的百万吨级以上石化项目。

好结果比我想象的来得还快。恭喜广州及周边城市的朋友,珠三角的环境确实也不能再坏下去了。

南沙石化迁址,使厦门PX事件不至于成为孤本,也就是说,它使环境评估、意见交流、公民参与成形为机制——这种机制才最重要,它才能制衡权力的无知与盲动。这种机构越健全,付出的成本就越低,南沙石化的迁址,就不必麻烦民众散步来表达声音。以后的第三个迁址项目,可能又会比广州来得顺畅一些,空间就是这样慢慢打开的。

这种机制不是反对石化工业或者其他工业,而是让这些项目建在合乎环保标准、也被民意接纳的地方。这种机制是把现在缺乏的公民意见表达出来,至少在环境问题上制衡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保住最基本的生存要素。

厦门PX事件,听到的最让我吃惊的批评观点是:厦门人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这样的观点甚至来自知识阶层。接下来,有人也会这样批评广州人。在基本上无法保护自己利益、放弃自己利益的地方,有人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在他看来,不过"而已"。没一揽子解决全中国的问题、全世界的问题,就别干。人人保护自己的利益,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保护自己利益的人多了,机制就有了,法律就有用了,侵犯的成本就会不可承受,官员与商人试图以损害公共利益的企图就会克制。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也在间接维护他人的利益。

指望他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极不现实。厦门人对漳州人的利益不会关心,广州人对湛江的利益也不会关心,反之亦然。当然,部分知识分子及媒体必须关心所有人的利益——可是当地人不出声、无作为,无视自己的利益,这种关心也就无从着力了;有再强的人关心,最后的公众参与,一定也是当地人发声与表决。归根结底,公民社会是所有地方的人都是公民,所有人都不放弃自己的利益。公民社会是像水稻、麦子和草一样从地里长出来的,不像陨石、外星人和鸟粪,会从空中突然降落,砸在你的头上。

城市会有不同的力量。同样强悍的手段,在泉州福州行得通,来厦门就碰满头包;在广州打死一人孙姓青年,收容制度就得废除,其他收容所,打死多少人都上不了报纸。机制还没长成之前,力量小的城市,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难度更大一些——但这不意味着无所作用,反而说明要更耐心、更准确、更顽强,只有这样,肌肉才练得出来。

说回不合理布局的污染企业,其实许多集中在沿江沿海的大城市,放在市区的也有,放在上风上水的也有,长年污染偷排的也有,不停出事故的也有,这些原本应该有力量的城市,多数还在沉默地弃权——他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教授及专家、官员及民众,都视为当然。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不是全盘将一线城市的污染转嫁给二三线城市,而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哪里的民众维权意识强大,就从哪里撤退。说实话,到了中国的一线城市维权意识都强、全污染不得之时,机制也就有效运转,二三线城市便不好欺负了。

无论身处什么地方,慢慢发声,慢慢行动,空间就会慢慢打开。不说不动,就只能被收割,然后感恩。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

Editorial Reviews

Product Description
"Zhao may be more dangerous in death than he was in life."Time

How often can you peek behind the curtains of one of the most secretive governments in the world? Prisoner of the State is the first book to give readers a front row seat to the secret inner workings of China's government. It is the story of Premier Zhao Ziyang, the man who brought liberal change to that nation and who, at the height of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in 1989, tried to stop the massacre and was dethroned for his efforts.

When China's army moved in, killing hundreds of students and other demonstrators, Zhao was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at his home on a quiet alley in Beijing. China's most promising change agent had been disgraced, along with the policies he stood for. The premier spent the last sixteen years of his life, up until his death in 2005, in seclusion. An occasional detail about his life would slip out: reports of a golf excursion, a photo of his aging visage, a leaked letter to China's leaders. But China scholars often lamented that Zhao never had his final say.

As it turns out, Zhao did produce a memoir in complete secrecy. He methodically recorded his thoughts and recollections on what had happened behind the scenes during many of modern China's most critical moments. The tapes he produced were smuggled out of the country and form the basis for Prisoner of the State. In this audio journal, Zha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about the Tiananmen crackdown; he describes the ploys and double crosses China's top leaders use to gain advantage over one another; and he talks of the necessity for China to adopt democracy in order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The China that Zhao portrays is not some long-lost dynasty. It is today's China, where the nation's leaders accept economic freedom but continue to resist political change.

If Zhao had survived—that is, if the hard-line hadn't prevailed during Tiananmen—he might have been able to steer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oward more openness and tolerance.

Zhao's call to begin lifting the Party's control over China's life—to let a little freedom into the public square—is remarkable coming from a man who had once dominated that square. Although Zhao now speaks from the grave in this moving and riveting memoir, his voice has the moral power to make China sit up and listen.

BAO PU, a political commentator and veteran human rights activist, is a publisher and editor of New Century Press in Hong Kong.

RENEE CHIANG is a publisher and the English editor of New Century Press in Hong Kong. As a teacher in Beijing in 1989, she was an eyewitness to the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ADI IGNATIUS is an American journalist who covered Chin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during the Zhao Ziyang era. He most recently served as Time magazine's deputy managing editor.

ZHAO AT TIANANMEN BEFORE THE MASSACRE "I was trying to persuade them to end the hunger strike . . . I felt it was a waste for these young students to end their lives like this. [The students could not] imagine the treatment in store for them."

ZHAO ON EVADING HIS JAILERS "After I played at Chang Ping Golf Course, the news was released . . . Both Jiang Zemin and Li Peng became extremely anxious. They condemned the decision and began an investigation to find out who had allowed me to go out to play golf."

ZHAO ON HOW CHINA MUST CHANGE "Not only should [China] implement a market economy, it must also adopt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as its political system."


Product Details

  • Hardcover: 336 pages
  • Publisher: Simon & Schuster (May 19, 2009)
  • Language: English
  • ISBN-10: 1439149380
  • ISBN-13: 978-1439149386
  • Product Dimensions: 10.4 x 6.6 x 1.2 inches
 

2009-05-11

我可以吗?

------------------

���翴���ˣ���������Ƿǣ������������žͺ��ˣ�������Ⱥ��·�����������Ҳ���ˣ��Ǹ�ɵ�ϳ�Ϊ�а�ҹ���������ǵ�u�ˣ����ִ�������ֻ��45�Ƚ��������һ���������С���ֿ���ʼ����ѭ��u��������ʤ��̭׼�����Ů����г��ϰ��ݵ��ʯ�Ľ�ɫ���ż��ʵ���ۺ������粨�־翴���ҵ�ƶ�����񫣡���Ŷ���С���ַ��dz����ݣ���l��綼���ʺÿ��������ʼ����ϡ��Ʒ�֣���Ȼ������ϡΪ�����Ů���㣡һ�����˲��ܶ�ƵĻ�����Ŷྫ��Ȼ���?ȴҲ�Ȳ��϶�Ȩ���ã��Ǹ�̰���٣������鸾����ɣ������Ϸ�����ͳ�Ϸ���һ�����ޣ��޸��ޱߣ�����˵������ô�࣬��������ѣ��������⵰���һ��ȥ����

等待,一个城市的成长

[街谈]等待,一个城市的成长
日期:[2009年5月11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上班地点在天河的白领们有福了,现在迟到不会有老板骂了,如果老板不识趣,非要问为什么塞车,就可以请他看看这几天的报纸,因为中山大道BR T施工呀,还不够?猎德大桥延长线也在施工呀……什么叫不可抗力?这就叫不可抗力。住在别的地方不怎么受影响的,也可以浑水摸鱼,早上多睡几分钟了。
 
    根据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堵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的学术成果,这两大市政工程也算短时间内有效提升了广州的繁荣程度。不过,这种繁荣实在无法对应于市民的生活水平,能浑水摸鱼多睡几分钟的毕竟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要忍受早上等待、冲锋、拥挤、摩擦、压迫、再等待的煎熬和焦灼,下班回家又要如此重复一遍,每天都要经历两次小春运。
 
    生活在都市,谁没有过塞车的体验呢?公交车一二十公里的平均时速,大家也习惯了。但是,这次天河路堵塞长达8小时的极端现实,依然令人惊骇,它抬高了堵车的门槛,挑战了肉体和精神的极限。公交视频播放着活泼的节目,私家车里听着欢快的广播,可是,车里的人,情绪如何稳定得下来呢?唯一的积极意义,恐怕只是公交车、的士、吉利、宝马和O牌车们终于实现了暂时的平等。
 
    "宜居"是一个城市的理想,它包罗了多种指标,最容易被提及的,包括空气、绿化、治安、自然环境、生活配套这些,但是,人是要移动的,"宜行"也应该成为城市的另一个理想。再怎么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没有便利的交通,生活质量都是有缺陷的。
 
    面对生活质量中的缺陷,真正要命的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找到明确的问责对象,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看到解决的希望。对于这些工程,政府部门有无数正当堂皇的理由;施工单位封路,也有"市政施工,造成不便,敬请谅解"的姿态;至于交警,他们自己的执法车恐怕也陷在凝滞的车龙里了,受影响的市民,该向谁诉说心里的憋屈?
 
    1993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工了,16年来,地铁施工一直遍地开花,新的工程也层出不穷:内环路,BR T……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尽管如此,大家仍然在乐观中忍耐和等待,因为毕竟是不断有路建成,有车开通,看得见实实在在增加的便利。难道,生活在一个基础设施薄弱而又快速发展的城市,忍耐和等待真的是唯一的选择?
 
    等待,是等待一个城市的成长,毕竟,这里不是东京、巴黎或纽约,这里是广州,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家的初级阶段的都市。初级阶段有多长?初中的政治课本告诉我们:100年。还好,已经过去60年了,只剩下40年了,不过,即便是40年,大多数人恐怕也只能心酸地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
 □阿乌

2009-05-10

诸事不顺,祸不单行

先是MP4坏了,视频不能看了!重回MP3听商台的声音专栏,奈何耳机插槽神神化化,手机的电池莫名其妙地用一下下就没电了,港台报刊的文字专栏都看不成了,这个月的手机上网套餐显得有点多余了,看书吧,早上出门上班带了本我爱问连岳2!白天没事干守门的时候,总要做点什么杀时间,不能傻乎乎的斋坐或睡觉啊。这样的日子真的是他妈的闷绝啊!!

应节而作

他们西人说今天喺母亲节,五月一开始就节日不断,五一劳动节及黄金周,五四青年节及新文化运动,即将到来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这些令人伤怀的日子!where is my mother ?it is in my heart !that is all !

愛上就會這樣

怎樣才叫愛上,有時真的很難分辨。

以為是愛上,誰知只是喜歡,以為不過是喜歡,但情况又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早就愛上了。

有人說,想他的時候比想你自己還多,就是愛上。你愈不要想他,他偏分分秒秒在你腦袋出現,包括你睡着發夢的時候。

有他在身邊,你根本不可能集中精神,你所有精神只集中在他身上。你刻意不去看他,你的耳朶卻靈敏得連他的腳步和呼吸都幾乎聽得到,更遑論他說的每句話,包括語氣。

他隨意的要求,都變成你的指令。

你天不怕地不怕,偏就怕他。你又不知怕他什麼。

你好想好想讓他知道你對他有種特別的感覺,又要千方百計隱藏,既想他知,又怕他知,這矛盾令你苦惱不堪,但又不能找人傾訴。

你完全知他的一切缺點,當中有些是你不能容忍的,你已不在乎。

說來奇怪,同一件事,別人對你做你不覺得冒犯,他做了,令你怒不可遏,大家都奇怪你對他反應如此大。

又有些事情,其他人做了,你不會原諒,他做了,你不覺得有何問題。

喜歡其他人,你大方承認,甚至掛在口邊,唯獨他,你絕口不提,因為這種喜歡,與別不同。

他如何無理,你一笑置之。

你不敢讓他知你對他的好感,卻處處流露。

喜歡的感覺愈濃,你愈想遠離他,因為他愈來愈可怕,威脅到你的自我價值。

自大的你,居然變得自卑,也愈來愈感性。

你分不清是幻想還是真期望,你總覺得他也是喜歡你的,甚至是愛上你。

這就是愛上了。


[ Via 明報 | 2009-05-10 | 時代| 極度大男人| By 阿寬 愛上就會這樣  ]

 

2009-05-08

连岳:分手指南

     类似的分手困局很多——其实情感关系中的"前分手状态"更多,多数人的关系中不耐烦的状态更会频频出现——换句话说,有必要写个分手指南,分手质量的高低证明了爱情质量的高低,也同时证明了个人存在质量的高低。我还真想自夸一下,分手问题,其实是人类关系的核心问题,此文输出了重要的价值。但是做为一个谦虚的人,这样的话又说不出口。
    1、分手的可能性永远存在,任何行为与契约都保证不了,我跟他上床了,我跟他结婚了,我跟他有孩子了,我重病快死了,我长得帅,我有钱……任何一条或几条都绑不住人,爱人有腿,随时会走,这种危机感会让你时该证明自己值得爱。
    2、没有绝对合理的分手理由。再烂的人也不会觉得:就是应该跟我分手。所以分手的理由生硬粗糙,无迹可寻是正常的,不过是"我不再爱你了"的变种。所以主动提出分手的人,最好说:我不爱你了。别东拉西扯。
    3、不是"他们不爱你",是他不爱你,你的价值不会下降,不要试图证明你可以更可爱,你证明过了,别做无用功。
    4、自残乃分手大忌,无论这个方法多么深受广大情人喜爱,也无论它在中国传统爱情关系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切记:我们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血肉模糊就爱他!
    5、也别违心地祝福他,以德报怨不是常人能做的事情,以直报怨即可,不要为了一时展示风度而懊恼。
    6、干净切割。不要尝试发现他"是不是还有一点爱自己呢?"你多半找得到这种爱的遗迹,这会让你产生等候宠幸的侥幸心理;也不要尝试发现他"离开我是不是生活得不开心呢?"你一定找得到他的不开心,就像你找得到任何人的不开心一样,这会让你产生他终究会浪子回头的侥幸心理。侥幸催人老,人老更侥幸。
    7、不要过多倾诉,他人的不幸是我们的快乐源泉。像那句俏皮话所说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们开心开心。
    8、不要迅速寻找替身,也许人人都有几个暗恋者,更有不少借着提供肩膀吃豆腐的小人。你若试图用一个新悲剧取代一个悲剧,总是会得到丰富的回报,你将得到两个悲剧。
    9、不要绑架他人,比如家人、共同的朋友、尤其是孩子,他人不必承受我们的错误,也许可以强迫他们接受(尤其是孩子),这可以证实你是一个活该被抛弃的绑匪。
    10、人可以成为简陋动物,害怕新东西,对任何旧关系都有依赖性——哪怕是痛苦的、凄惨的、受迫害的关系——分手悲情容易诱导我们热爱简陋。
    11、人有潜能成为最丰富的动物,分手刚好趁机接触新东西——包括新男人、新女人。
    12、祝开心。任何一个厌世者在他死前三小时内都笑过。笑最慷慨,要多索取。

 

PPS:河蟹與自宮

好不容易更新一下blog,發現騰訊的言論空間有開始週期性在敏感期收緊,
扛起大刀將一切低俗的,不合鞋的聲音消滅在萌芽狀態。
 
之前一直好好的久久的一篇置頂日誌 內有色情與反動,慎入[8-17更新]  而今告知 本文內容未能通過審核
加之之前我Via 手機流覽我的郵箱記事本 ,裏面一篇文章竟然通篇間插 * 號。
什麼玩意啊,不對外公開的記事本也要關鍵詞過濾通過手機上網流覽被和諧掉了。
晚上回來通過PC登錄check一下,原文原封不動。
 
看來騰訊不同部門的自宮標準不一滴。
之前也試過在Qzone發表成功的blog,在QQ校友錄說 含有敏感信息 被刪掉。
 
 

PS:補充喜聞

可能過於抑鬱悲憤了,上一篇博文竟然忘記一件高興的事。
上網開Q看到好友ZWM的簽名檔感歎 切爾西 敗與 巴塞羅那。
 
馬上Click入相關新聞:巴萨补时绝杀1-1淘汰切尔西决战曼联
雖然贏得有點不光彩,anyway,勝利才是王道!!!!!!
 
看來歐冠決戰之夜無論如何也要破例熬熬夜了。
 
Ola Ola !!!!!
巴薩~~~~~~

醜聞與喜聞

晚上回來打開網易新聞頁面。
豆大的標題映入眼簾,我驚呆了。
 
不敢相信竟然發生了。四川終於不得不anyway公佈汶川地震死亡者名單,
注意:
死亡失踪学生5335名,沒發現因建築質量問題导致地震中房屋垮塌
 
天啊,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啊。睜口說瞎話。
幸虧並感謝 艾未未 譚作人 崔英琦 等人不屈不撓不畏打壓和牢苦之獄。
 
5-12漸近,可惜逝者怎能安息,如斯當權者視民如草芥。
生還者何以安慰?!當官的打壓掩飾真相。
 
歷史早已為一切小醜寫下墓誌銘滴。

月经报告之200904

月经报告200904
記錄每月經歷,在這里讀懂歪民
 
一直拖了差不多一個禮拜了,該週期性的書寫回顧上月的事情。
可惜的喺真系冇乜嘢值得記錄的。
然而呢個月經喺躲不過的。
就亂寫幾句話哦。
 
呢個5月初開始MP4壞了,白天變得寂寥。
手機開始無線生活,第一次開通了GPRS套餐,嘗試了手機QQ,手機上網(速度真的不敢恭維,猶如當初56K撥貓上網般慢)。
3G來了,可惜如果上網速度慢的話,誰鳥他啊?
 
並且關鍵喺手機終端的支持。現在用的智能手機N73變成街機了,對他的拖拉機般的龜速不爽。
雖然玩智能手機時間不長,才1年多點。但已然變得依賴他了。
 
豐富的擴展性,安裝軟體。雖然期間破解sybian有點麻煩。
習慣用搜狗手機輸入法 UCWeb QReader 等手機軟體。
 
 

2009-05-03

痛失所爱

自从暴露了并不得不伪善地借与外人,自私的我一直担忧的事还是早早地发生啦!人对于别人的东东总是不懂得珍惜并粗暴对之;坏了但没有任何的表示,一点诚意都没有!天啊!我落伍了,跟不上九零后的步伐了!我还是躲在一角成自我吧!以后白天只能悄悄的对着手机了!

德先生,赛先生与费小姐

明天系五四90 周年了!可以白色恐怖遍布神州大陆,前路多艰,吾辈青年需继承 遇罗克 张志新 林昭 们不畏CCP,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