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8

廣州,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街谈]广州的可识别之处在哪里
日期:[2009年4月18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据报道,有关部门发起了"广州城市形象"的大讨论,并公开征集不超过30个汉字的表述词。正如报道中所说,建城2200多年的广州,早已有"花城"、"羊城"等别称,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有了这么多美好、识别性强而且深入人心的形象,为什么还要寻找新的呢?难道它们都已经过时了?

  城市的形象包括了内在和外在。正如广州最通用的"羊城"和"花城",一个是内在的,来自于充满美好愿望的神话传说;一个是外在的,来自于大自然恩赐的禀赋。而如今,一个城市要从外在方面显现出一点特色是多么不容易———几乎所有城市都是清一色的高楼、广场、开发区,广州当然也一样,天河北和珠江新城,能看到广州的特色吗?它们和纽约、香港、深圳、上海的高楼群有什么区别呢?广州外在形象的识别性,还是要从古老的历史里去寻找,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看待南越王墓和陈家祠,至少这些都是广州独一无二的。

  再看看内在,为什么"羊城"如此深入人心?因为那五只羊的传说和雕塑一直在提醒我们,这是全世界所有城市都没有的。北京奥运会搞了五福娃,广州亚运会又搞了五只羊,看起来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广州偏偏硬是这样做,底气就在于广州是真的有五只羊的典故———五福娃之于北京,反而显得有点山寨。

  城市形象,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它清晰地呈现在每个人的印象里,不需要过于刻意地寻找和提炼。以营销城市为目的,悬赏征集而来的"城市形象",恐怕会和去年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而生的"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广州精神"一样,正确而空洞,最终成为一场如风过耳的喧嚣。要知道,重建城市形象,相当于品牌再造,成本高昂,风险尤巨,符合"健康向上"征集标准的表述词很多,和谐,首善,宜商,宜居,北赛苏杭,南胜深港,时尚之都,活力之都,魅力之都,都很好,好得能令人想起"文成武德,一统江湖",可是,看到哪个词,会比"羊城"、"花城"更令你想起广州呢?

  同样的城市,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恐怖分子眼里的纽约,和伍迪·艾伦眼里的纽约,差别该是多么大。广州也一样,对于招聘会现场里的点点人头来说,广州是谋职的希望之所;对于登峰街里的非洲兄弟来说,广州是值得冒险的机会之都;对于番禺的新移民来说,广州是漂亮低密度的住宅,加上昂贵的私立学校;而对于老土著们来说,广州是每天的一盅两件,和记忆里童年的云山珠水。

  在我看来,最能体现广州独一无二之处的,便是春运时的广州火车站,和火车站广场上那种拥挤、压迫、希望、绝望、汇聚、逃离、多元、包容的气息,以及令人爱憎两难的复杂情绪。有了广州火车站,这个城市才真正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阿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