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
我的硬盘升了T
我也会偶尔上迅雷
下载高清的AV
谁封了你的服务器
谁锁了你的IP
谁把你的资源清洗
谁给你做的寿衣
啦......
出差广州,感觉这座城市依旧骚性不改。我住在距离杨箕村几百米的天河某四星酒店,每晚都会在电梯里看到醉醺醺的男人搂着清凉女子闯进。当然这座城市也在进步,早年管妓女叫做鸡,后来唤作小姐,已经从禽类动物跃然成为灵长类。如今已经流行叫公主,按照如此迅捷的升迁速度,在近在咫尺的将来,吾国的性工作者有望被称为"母后"或是"老佛爷"。 广州骚,深圳更骚。最近报上说,深圳的婚外情已经泛滥成灾,尤以私企老板和公务员为首。我对深圳人的骚劲倒是深表理解,那个城市全是外乡人,压力繁重,无根的感觉特别浓,而对许多男人来说,当大脑皮层已经丧失了家园,腹下灵蛇便需要寻找一个温暖的港湾。 作为一名性文化研究者,我一直认为欲望的勃兴程度与纬度有关,岭南炎热,夜生活多,心火淤积,男人们白天吃多了蛇啊粉丝啊一类棍状食物,潜伏已久的荷尔蒙便在夜幕降临之时,揭竿而起。但报纸上又指出,婚外情最泛滥的是上海,纬度并不能决定淫荡指数。我冥思许久,只能归咎于一点:因为黄浦江流过,所以上海比较黄。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日益多元,许多事情已经无法判断对错。你贬婚外情吧,别人说你是伪君子;你顶婚外情吧,别人说你是人面兽心。所以我只好狡猾地不表态。天要下雨,鸡鸡要挪窝,随它去吧。 人性之中,大略都有与配偶之外的异性发生激烈交战的欲望。在精神上,所有人都想出柏林墙,在肉体上,所有人都想出墙。后来大家发现乱搞虽然符合人性,但是亦有弊端,性伴犹如茶杯,你和别人混用茶杯,心里终觉不爽,还容易传染疾病,不如还是各自专用一个为好。专家曾指出,未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但多数人都会有梦中情人,所以,在床上把配偶想象成梦中偶像并无不妥,还可以增加某种生活的质量。这也许是最合理合法的梦幻式偷情,值得推广,只是夫妻俩交流感情时,一方悍然喊出某个人的名字,终究于礼仪上有所亏欠,所以我建议普天下夫妻缠绵时都戴上耳机听音乐,我喊你关之琳,你喊我刘德华,我喊你潘金莲,你喊我大叫驴,各自尽兴,互不伤害。 婚外情曾经是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事情。床笫之事在民间传播的速度和力度,远胜于天下所有的强势通讯社。几十年前,想整臭一个人,除了政治帽子之外,最佳利器就是用下三路做文章。这与生理学完全吻合:人最脆弱、最不经打击之处,就是项上脑袋和胯间之物。如今社会文明了,不再因作风问题处理任何干部,只是在处理贪官时捎带披露一下他的性能力,于是我们发现,哦,贪官们原来都是床上枭雄。 (刘原,曾混迹南方报业、门户网站、广西媒体,曾出版专栏文集《丧家犬也有乡愁》。) |
情色之间
□陈保才
谈恋爱的时候,通常都是男人带女人回家,不过,也有例外。
有时候,女人也会带男人回家。
"要不要上来坐一会?"当男人送女人回家的时候,在楼下,将要分手的时候,女人忽然说。
男人当然求之不得。但还是装作不急迫的样子,对女人说,"好吧,我上去看看,坐一会就走!"
真是引狼入室啊。
如果女人愿意成就一段美事当然好,两厢情愿,两情愉悦,一番甜蜜纠缠后,兴许就从此改变了两个人的恋爱状态。可是,如果女人在邀请男人回她家,男人有那个想法,而女人又后悔了,那要怎么做是好呢?
因为是你邀请的,所以,直接拒绝他可能不太好,这个时候不妨稍微的动动心思,让他觉得你有距离又热情。
首先,坐的地方,不要选沙发,因为沙发太过暧昧,柔软的沙发,容易让人想到沙发之性,如果你们两个坐得太近,他顺手一揽,你想逃就不太方便了。可以让他坐沙发,而你坐椅子,或者你在旁边忙点事也可以。
床就更不用讲了,一看到床,他肯定会想到跟你嘿咻,你到时候就不好解释了。
你可以给他弄一些水果,把水果洗干净,然后,端上来,告诉他,你不会削苹果,所以不能给他削了哦,要吃只好自己削了。你给他削苹果的话,很容易增加你们的亲密,所以,还是让他自己动手较好。
然后,选择的水果最好是大一点的,像苹果、梨等都可以,不要选葡萄或提子、圣女果这样的小水果,因为比较暧昧。
说到喝的,也许你可以给他泡一杯茶。茶是温柔的,也是安静的,茶让人静心,让人想到许多理智的事。在一杯散发着氤氲气息的茶面前,一般人不会太容易想到性爱之事。
如果没有茶,来一杯咖啡也可以。咖啡是浪漫的,你给他咖啡,他会想到维护自己的形象,也许,可以稍微缓解下他对你的欲望。
最好别喝啤酒,红酒也是。研究表明,啤酒是最容易让男人抛开一切禁忌的酒,一旦一个男人喝了啤酒,那他就可以大大咧咧了,就可以放开膀子了。啤酒解放了男人的胆子,让男人变得毫无拘束,他的洒脱,也就意味着他的开放,你不担心酒后乱性吗?
红酒就更直接了,因为红酒本身就是性爱之酒的象征,很多性爱的前戏,都是喝红酒。一旦你跟他喝了红酒,他可能就想,你是对他有想法的,或者说你是可以接受他的,在这个思维鼓励下,他会坚定对你动手的信念。而一旦你到时候不给,他会觉得你神经病,觉得你怪,觉得你调戏了他。
如果他对你有想法,你可以假装去厨房做点事情,他如果聪明就可能就此放手;
或者,站起来,跑到阳台去站一会,他一般都会跟上,你可以跟他聊聊天,看看夜景,这样既可以消解尴尬,也可以让彼此都自由自在一点。
坐得差不多了,或者聊得差不多了,你可以对他说,好了,今天太晚了,我要睡觉了,下次再来吧———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最好,少了他会觉得没坐够,多了他会产生继续留下来的可能。
最后要记住的是,送他的时候,要送出门,甚至送下楼,然后,一定要很热情,真情,让他觉得你并不想跟他分开,最好能拥抱一下他,或者给他一个告别吻,这样他被你的甜蜜和温柔所感动,一定可以原谅你不让他动你的做法。
如是我闻
□大卫
●男人挤上公共汽车后习惯四处张望,是想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漂亮一点的姑娘。
女人挤上公共汽车后习惯四处张望,是想看看到底还能不能找到一个座位。
●在马路上,男人都习惯多看几眼迎面走来的女人,很少注意来往的车辆。
在马路上,女人都尽量不看对面走来的男人,只习惯看那些比自己打扮得更漂亮的女人。
●男人要是陪女人去逛商场,总是觉得商场里缺氧、头昏。
女人要是在家陪男人看球赛,总是觉得缺氧、哈欠多。
●几个男人一起研究对策,一般都是在商量怎样收拾竞争对手。
几个女人在一起研究对策,—般都是在商量怎样收拾自己的老公。
●男人要是大步地走路,说明他有自信,生活和事业无忧。
女人要是大步地走路,说明她想自强,是在为生活奔波。
对打之不对 不对之对打 |
日期:[2009年12月2日] 版次:[GA02] 版名:[广州读本 早茶] 稿源:[南方都市报] |
|
陈Sir扬言(第122期) 问题决不在于谁打了谁多少人。打两百个城管是打,城管打两三个就不是打了吗? 每年被小贩打伤的城管是被城管打伤的商贩的100倍。有点绕,不是我说的。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表示,广州每年有200余城管被打伤,但在暴力抗法中受伤的商贩只有两三人,"城管执法很委屈,压力很大"。 我用中文G O O G L E了一下。搜索"城管打人",获得约4,720,000条结果,搜索"城管被打",则获得约4,210,000条结果。都是四百多万条结果,"城管打人"略微胜出五十多万条。当然这并不能给孙副主任证实或者证伪,这只是另外一个相关的事实。 幸亏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按照孙副主任所提供的线索,我找到了两个今年被打的人。 《广州日报》今年6月5日报道:6月1日下午,因不满城管人员强制要求一围观女市民删掉用手机拍下的城管执法过程的相片,围观的他大喊一句"你们有什么权力让人家删照片",随后即遭到七八名城管队员围攻暴打,在医院缝了8针。 南方都市报今年9月7日报道:番禺城管局证实:酒驾打人者确系城管队长。 第三个就不查了。因为如果再查下去,被打的商贩的名额不够用…… 问题决不在于谁打了对方多少人。孙副主任的披露所以在网上掀起波澜也不在于数据的严谨与否。打两百个是打,打两三个就不是打了吗? 小贩打城管对吗?不对。城管打小贩对吗?不对。当两头的答案都是"不对",而双方又的确是在"对打"的时候,城市已经走投无路。城市一旦走投无路,城管的出路在哪里? 最后声明一句:我一向同情城管,也一向同情小贩,一如同情我亲爱的广州。 □陈扬 登录鲜橙空间:www.nddaily.com/special/chenyang与陈Sir互动吧 |
[街谈]二百个受伤城管VS两三个被打小贩 |
日期:[2009年12月2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
有一句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叫"哥,明天要考试,你懂的",体现的是大学生对"春哥"的崇拜———信春哥,不挂科嘛。其实,有两个字,和"春哥"一样,也具有某种魔力,那就是"城管"。网络传言说,索马里海盗释放劫持的中国船员,也是因为听说中国准备派出"城管"。网络传言不可信,但也反映了"城管"受到的敬畏。不过,当事人自己却很谦虚,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前天就说,广州每年超过200名城管被打伤,是被打商贩的100倍(昨日《羊城晚报》)。 素以战斗力强劲著称的城管,此番领导自曝"家丑",确实令人吃惊。城管部门统计工作人员被打伤的情况,不存在任何障碍,所以,"200个城管被打伤"这个数字还是存在可信度的,但相信被打的商贩只有1%———也就是两三个,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与我们日常感知的生活经验反差实在太大。网络关键词检索现在已经是社会学者很爱使用的一个研究工具,姑且借用一下:百度"广州城管打人",显示"找到相关网页约287000篇;谷歌"广州城管打人",显示"获得约1940000条结果"。虽然网络信息有重复的因素,但大体还是可以反映真实的情况,而且小贩们也应该还不至于会组织起来掏钱在百度和谷歌购买"关键词优化"服务,除非他们打的都不是小贩,而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就像湖北省天门市城管怒打斗胆围观并拍摄他们执法的魏文华一样。 身为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敢于在公开场合发布"一年只有两三个小贩被打"如此明显违反大众生活经验的数据,不知底气从何而来。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个数字到底是谁统计的?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人,如果城管部门自己来统计小贩被打数据,并不具备多少效力,因为打人是暴力执法,执法犯法,城管部门天然地具有压缩其工作人员打人数据的动机。如果一定要人相信一年只有两三个小贩被打,只能是这样理解:广州的城管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很好地学习了城管界的经典教材《城管执法操作实务》,做到了"使相对人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令小贩无法自证被打,数据自然就朝符合城管需要的方向发展。 其实,理性的城管,是不应该对小贩赶尽杀绝的,因为,小贩不需要城管,而城管却需要小贩———没有小贩,城管就得下岗,至少不需要那么多,这就跟杀毒软件公司绝不希望电脑病毒彻底消失一样。看看公务员考试的盛况,就应该想得到城管的工作岗位含金量有多大,是多么地值得珍惜。执法不是打架,更不是革命,不需要那么暴烈,即便不用请客吃饭,至少也可以雅致一点,从容不迫一点,文质彬彬一点,温良恭俭让一点。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一年真的只有两三个小贩被打,而如果城管被打的现象确实很突出,也希望他们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尽量追求双赢的好。 □阿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