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9

98金馬/今年風格專業化 「雙黃蛋」要給評審鼓掌

98金馬/今年風格專業化 「雙黃蛋」要給評審鼓掌
(2009/11/29 01:58)
文/麥若愚
 
可能因為侯孝賢導演首度接手金馬獎主席,加上影評人出身的聞天祥擔任秘書長,今年金馬頒獎風格非常「電影化」、「專業化」,注重電影「職場倫理」,資深的技術人員 (今年是攝影師)受到推崇表揚,新生代台灣演員向五部入圍片做導言致意,金馬頒獎承先啟後,捨棄花俏的表演節目,努力彰顯電影與電影人的涵養,為金馬頒獎樹立新的標竿。
 
影帝跑出兩匹馬,有如大陸金雞獎影后經常下「雙黃蛋」,是金馬創新的做法,今年「証人」張家輝與「鬥牛」黃渤」都強,誰封帝都能服眾,如果各有支持的兩派評審堅持不下,雙雙得獎有何不可,金馬獎要涵蓋中港台三地華語影片,四個入圍名額實在太少,從入圍數就應該增額,影帝能大方給雙獎,要給評審鼓掌。
 
主持人陶晶瑩「高竿」,尤其開場的現場演唱,嗓音清澈悅耳動聽,最後「玩」四大名導與不小心「套出」張曼玉真心話,為典禮帶來不少高潮。
 
表演向攝影師致敬Talk Show的黃子佼「高竿」,說學逗唱一氣呵成完全沒吃螺絲,既專業又趣味詼諧,雅俗共賞極不簡單。
 
往年最冷的項目「終身成就獎」與「特殊貢獻獎」,今年「做」的最專業,最感人,在侯導即興的號召下,如今已邁進中年的當年「中影」一批年輕人 (小野、吳念真、杜篤之、廖慶松、陳坤厚),上台圍繞在前老總明驥周圍,共同向終身成就獎的明老總致敬,對看「中影」國片成長的成年人是一種緬懷,對年輕人是一種教育。
 
92歲仍然老當益壯的王玨,原來是華人裡很早就去歐洲義大利拍片的「華人之光」演員,在40年代又隨著「中製」護帶著大批拍片機器來台灣,這樣的特殊貢獻應該要讓後輩年輕人了解、敬佩。追憶2009逝世電影人的畫面,無論剪接與配樂都做的十分精緻,對影人的追思顯得莊重,金馬典禮前剛過世的演員陳鴻烈、導演丁善璽都沒有遺漏; 倒是金馬獎參與的大陸影人比例愈來愈高,今年又首度有中央電視台六號頻道轉播,未來該如何涵蓋台灣觀眾並不熟悉的大陸影人追憶部份,需要開始思考。
 
今年金馬獎頒獎內容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喜歡華語電影的觀眾,而且最好能對華語片要有一定「了解」與「喜歡」程度,更好的狀況是看過所有入圍影片,換句話說,要喜歡今年金馬獎,觀眾必須先做好功課,要有一定的「金馬情結」與「華語片程度」。
 
否則光靠不算太熱鬧的星光,以及只有楊宗緯、伍思凱兩位歌手表演,一般習慣看金馬獎熱鬧的普羅大眾級觀眾,恐怕無法滿足。
 
而且全場「最八卦」的爆點,居然「爆」在張曼玉身上,又是在頒最後一個大獎,在陶子「無心插柳」和張曼玉閒聊時,被張曼玉「自爆」最想和梁朝偉、劉嘉玲「一起頒獎」,當大家面把三人之間「關係」說清楚,Maggie講著講著,居然還冒出一句「說不定會打起來」之類的話,Maggie當時心裡的輕鬆與毫不設防,讓主持人陶子和觀眾都很「吃驚」。
 
今年金馬獎的賽果「令人滿意」,評審給獎夠專業,我半個月前在上海東方衛視與中天合作的「雙城記」節目中,就直接說「如果今年金馬影后給李冰冰,會是評審最好的選擇。」金馬頒獎前錄中視「快樂生活王:電影」節目,也預測影帝「黃渤或張家輝,我都能接受」。
 
戴立忍的「不能沒有你」終於在金馬獎上為台片揚眉吐氣,但演員包括主配角仍是中港天下,和我之前分析的態勢相仿。
 
五位新人桂綸美、楊祐寧、張睿家、溫昇豪、彭于晏上台為五部入圍最佳影片導言,這個做法早在今年五月我做台北電影節的「台北電影獎」統籌,和總監游惠貞老師想出的橋段,當時由電影節九位「閃亮之星」在開幕式與頒獎禮上,替入選和入圍的台片做導讀,效果和反應不錯,金馬獎更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去年做金鐘獎「單元劇或迷你劇類」評審,決選投票選最佳女主角時,七位評審中,「長假」萬芳與「蟹足」李璇各得三票,另一位評審臨時出國在飛行旅途上無法電連,多次投票都三票對三票堅持不下,我當時就提議給雙獎,因為萬芳與李璇的演技無分軒至,可惜後來被要求最後結果只能選一,讓我心生遺憾。
 
今年金馬的「雙影帝」結果,應該也是張家輝、黃渤的票數勢均立敵,單數人數的評審當中,可能有一位不支持這兩位的評審「堅持不改或棄權」,造成雙數同票。
=====================================
综述:《不能没有你》夺四奖 影帝爆冷下双黄蛋
 
网易娱乐11月29日报道 从入围名单到最后的结果不难看出,接手金马奖的侯孝贤,让金马奖对独立电影与台湾本土电影关怀备至。"台湾之光"是今晚出现得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凭着《色,戒》拿下金熊的李安是两年前的"台湾之光",新片《脸》被罗浮宫收录的蔡明亮也自称"台湾之光",但在第46届金马奖真正发光发亮的是戴立忍,兼任导演、编剧、剪辑、制片戴立忍在夺得最佳导演时失语痛哭,其中的辛酸也感染了台下的舒淇和吴彦祖。影片最终赢得最佳原创剧本、年度杰出台湾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四个重要奖项,这部今年台湾赚足眼泪的温情小片虽然没有像《海角七号》那样制造出一时票房神话,却打破了金马奖五年来最佳影片与本土电影无缘的窘况。
相比之下,有14项提名的《如梦》却空手而回,美梦落空。《斗牛》还是靠着黄渤夺得影帝争了口气,管虎本人也夺得最佳改编剧本。
 
戴立忍、李冰冰、舒淇痛哭有理 黄渤做影帝不忘自嘲
 
最佳男主角同时授予张家辉与黄渤,掀起颁奖礼真正的第一个高潮。如张涵予所说,这是金马奖有史以来第一遭把同一个奖项颁给两个入围人。黄渤在看到张家辉走上领奖台时显然没有听清楚张涵予的提示,脸色有些失落,不过他没有机会再唱一次《太委屈》了,他在管虎和《疯狂的赛车》团队的簇拥和祝贺下跑上了颁奖台。喊着"这难道是传说中的金马奖吗"的黄渤,第一次作为影帝发表感言还是相当淡定,一面拿自己过去不断被否定的故事逗笑台下观众。
 
周迅的缺席让最佳女主角落入李冰冰囊中更是毫无悬念,倒是李冰冰长达近3分钟声泪涕下的激动让人意外。台上台下哭成一片的还有戴立忍,李冰冰的痛哭是因为感激,他则是因为亲身见证台湾拍片环境之艰难而有感而发。夺得最佳原创剧本时,戴立忍只笑称自己最没把握的奖拿到了,而为最佳导演奖发表感言时,他却一度泣不成声,并动情感谢桂纶镁一直支持。舒淇今晚也屡次动容,先是在大银幕播放怀缅文英阿姨的片段时伤感哭泣,又被戴立忍的感言感染不停抹泪。
 
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人奖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王学圻和余少群拿奖,为今晚阵容单薄的《梅兰芳》挽回颜面。
 
虽然台湾电影人一直在高喊"复兴",但从近五年金马奖的获奖名单来看,演员奖依然是台湾软肋,尤其在合拍片盛行、内地电影更频繁地进入金马奖的评奖范畴,演员类奖项几乎只是内地与香港演技派互相较劲的领域。
 
技术奖分布平均 凸显华语影坛综合实力
 
夺得最佳动作设计的梁小熊在颁奖台上善意地讽刺今年入围规则奇怪,连"动物跳舞都能入围",但《叶问》获奖终究证明动作设计奖还是属于传统意义的"动作片"。有给面子才参赛嫌疑的《脸》入围了多项大奖,最终结果显示,评审在保持对独立性支持的时候并未过分偏袒小众艺术,《脸》凭着殿堂级的设计摘取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视觉效果奖,而最佳音乐、最佳音效、最佳剪辑等技术类奖项结果被台湾、内地和香港本土电影人分摊。
 
颁奖礼偷师奥斯卡 很长很闷很台湾
 
本届金马奖想走国际化路线的野心除了把活跃在国际影坛的一群老朋友召回台湾,节目环节也直接照搬奥斯卡的主意。颁奖礼以向摄影师致敬为主题,在颁奖过程插入电影人对摄影师功绩的点评,还安排黄子佼长达十分钟的脱口秀,搞怪、怀旧加歌舞,抄的正是去年奥斯卡休·杰克曼表演的提名作品大串联;另外在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颁奖环节和舞台设计也模仿奥斯卡,让四位电影人分别为入围作品致辞拉票。

颁奖礼连长度也欲赶超奥斯卡,整个晚会长达近个小时,刷新以往记录。不少环节有意凸显对台湾电影的保护,在为明骥颁发终身成就奖时,侯孝贤主动把同辈电影人邀请上台一起互勉;而戴立忍的出场和发言也总是带着独立导演艰难求存的沉重责任感。颁奖嘉宾们似乎也没有做好暖场的准备,李冰冰和张家辉作为首发的颁奖嘉宾,不知是语言沟通有障碍,还是紧张过度,努力串词想好的冷笑话"笑果"并不流畅;张曼玉压轴出场,拿自己绯闻开涮,希望"与梁朝伟和刘嘉玲"同台颁奖的戏言却没招来更热烈的掌声。黄子佼脱口秀也玩讽刺名人和有色笑料,但这点"大胆"比起当年陶晶莹和小S的爆奶只能算小儿科。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作者:3pinky)

No comments: